民营经济发展再迎重磅利好。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对发挥信贷、债券、股权融资各自优势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了针对性部署。
作为民营企业资金融通、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资本市场长期以来在服务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稳健发展方面持续提供助力。《通知》提出,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扩大优质民营企业股权融资规模;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并购重组;强化区域性股权市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服务;发挥股权投资基金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作用。
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分析人士认为,《通知》强调抓住注册制改革的契机,优化发行上市条件,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同时,还强调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突出股权投资基金市场定位,增加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早期投资力量对初创期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投入。这些加大直接融资力度的举措颇有针对性,有助于民营企业通过股权融资“解渴”。
注册制下IPO直接融资支持民企
多层次资本市场在助力民营经济直接融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27日,A股共有3553家上市民营企业,占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66.89%。另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A股民营企业IPO(含北交所公开发行)募资总额占A股上市公司募资总额近一半。
注册制改革以来,随着上市条件优化,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登上了资本市场舞台。据Wind数据统计,2019年科创板开市至今年9月末,注册制下各年新上市公司的数量分别为70家、206家、440家、354家和242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分别为72.86%、83.01%、84.77%、83.62%和82.23%;注册制下各年新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中,民营企业占比均超过六成,最高年份占比达到四分之三。
可以看出,不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募集资金总额,注册制改革以来,各年民营企业均占据绝对地位,且总体呈上升趋势。事实上,自2019年科创板开启注册制改革先河以来,到2023年全面注册制落地,这一路走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注册制改革,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民营经济有了更多机会和选择渠道。
本次《通知》提出,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赴境外上市,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继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研究优化并购重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提质增效、做大做强。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主要还是从资本服务实体经济角度出发,进一步发挥全面注册制的优势,为民营企业打通资金链上的堵点,集合资本市场多方面力量帮助民企做优做强。
强化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功能
在支持优质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方面,区域性股权市场再次被寄予厚望。《通知》强调,强化区域性股权市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服务,并提出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突出私募股权市场定位,提升私募基金、证券服务机构等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积极性等多个要求。
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区域性股权市场在助力小微企业直接融资和规范升级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和实践。证监会市场二部主任王建平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2020年以来,证监会对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作出系统布局,明确区域性股权市场功能定位和发展逻辑,以服务中小微企业为核心,围绕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培育企业规范上市三大功能,加强央地协同,着力建设成为企业孵化培育平台、私募股权投融资生态服务平台、拟上市企业规范辅导平台。
据介绍,截至今年9月,区域性股权市场共服务企业近18万家,其中,挂牌公司4.31万家,展示企业12.09万家,纯托管公司1.2万家;累计实现各类融资2.33万亿元;累计培育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910家。
兴业研究宏观团队预计,试点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认股权综合服务等创新业务的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范围或将增加。此前,证监会于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先后复函同意北京、上海区域性股权市场启动份额转让试点。在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方面,仅北京、重庆、上海区域性股权市场获批开展相关试点。
VC/PE充当“破冰人”助民企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私募基金行业稳步发展,以创业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为代表的私募基金成为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重要资本力量。
有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私募基金累计投资于境内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新三板企业股权和再融资项目数量超过20万个,为实体经济形成股权资本金约12万亿元。
《通知》提出,发挥股权投资基金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作用。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支持更多社会资本投向重点产业、关键领域民营企业。积极培育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早期投资力量,增加对初创期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投入。完善投资退出机制,优化创投基金所投企业上市解禁期与投资期限反向挂钩制度安排。
破解初创期民营中小微企业“起步一公里”的融资难题十分重要。而VC/PE可以充当“破冰人”。日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何艳春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要推动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促进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投科技,发挥“无形之手”的价值发现效能,筛选出最具成长性、竞争力的项目,培育经济创新增长点;推动引导基金投资先导性行业、硬科技领域,发挥“政府之手”的战略引导功能。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